揚州市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行動計劃
到 2025年,全市城鎮環境基礎設施供給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,建成布局合理、功能完備、安全高效、綠色低碳的現代化生態環境基礎設施體系,推動全市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量顯著增強。
1.城鎮污水收集處理目標。到2025年,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 75%,城市建成區水體主要水質指標基本消除劣V類,新增城鎮生活污水管網 300 公里以上,新增生活污水處理能力 15 萬噸以上,新增污泥及通溝污泥處理處置能力 320 噸/日以上。
2.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標。到2025 年,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55%以上,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顯著提升。
3.工業廢水處理目標。到 2025 年,實現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和主要涉水行業所在園區污水管網全覆蓋,新增工業廢水處理規模7萬噸1日以上,新增工業廢水管網 22 公里以上。
4.生活垃圾收運處置目標。到 2025 年,新增廚余垃圾處理能力 490噸/日,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基本實現全覆蓋,垃圾分類集中處理率達到95%以上。
5.危險廢物與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目標。到 2025 年,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穩定在 90%以上,危險廢物處置能力與產廢情況總體匹配。
6.生態保護基礎能力建設目標。到 2025 年,建立“生態島”試驗區 1個,建成生態安全緩沖區省級示范點2個以上,規劃建設以沿江濕地觀測為主的生物多樣性觀測站,外來物種入侵度控制在4%以內。
7.清潔能源供應能力建設目標。到 2025 年,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 5295 兆瓦,占比提高到 38%。
8.生態環境監測監控能力建設目標。建成市級生態環境監控中心,擴展“生態環境監測一張網”,實現環境質量、污染源與生態質量監測監控的全面覆蓋和深度融合。
9.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處置能力建設目標。到2025年,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防范體系全面建成,環境應急物資儲備全面加強。歷史遺留的放射性廢渣、廢物處理處置基本完成,高風險放射源在線監控率、廢舊放射源安全收貯率均保持 100%。
您好!請登錄